河北邺城考古有惊人发现,出土了大批(近3000件)精美的佛像。这批佛像的来源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一种推测是源于灭佛运动,于是“三武一宗”被人再次提起,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灭佛皇帝,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年)、唐武宗李炎(814-846年)、后周世宗柴荣(921-959年)。灭佛诚然不对,邺城佛像的来源分析也超出了笔者的专业能力,这里只想说一种有趣的逻辑。
某著名报纸如此报道“这四位掀起灭佛运动的君王,尽管其平生颇有作为,结局却都很悲惨……可见,这些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君王,在挥舞政治权柄动用国家机器,掀起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之后,都无一例外地英年早逝,这是很令人回味的,或许,他们本身也是历史的祭品?或许,这也正是佛经所说的‘三界无常,诸有非乐’?”
虽然这位仁兄对待佛教的态度或许与韩愈完全对立,但却用了相同的逻辑。怎么讲?韩愈名气很大,有所谓“文起八代之衰”的说法,是当时的公知,他对他当时的皇上(唐宪宗)迎奉佛骨不满,写了著名的《论佛骨表》,开篇就说“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虚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十八年耳。其后乱王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以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唯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得更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韩愈上完表就被宪宗发到潮州捉鳄鱼去了,宪宗自己迎完佛骨第二年也死了,不管他们。韩愈虽然古文写得好,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儒家批佛还有其它的论点,但在寿命这点逻辑却不怎么样,他和上述报纸报道的逻辑是一样的,即:君王对佛的态度(崇或灭)和寿命有极强的相关性(差别是一个认为正相关,一个认为负相关)真的吗?先说我的结论,错,它们之间无相关性。
所谓“三武一宗” 英年早逝是用我们今天的平均寿命来测算古人了,中国古人(清朝及以前)的平均寿命估计在35岁左右,“三武一宗”平均寿命37.25岁,不算短。韩愈有选择性使用样本的嫌疑,且所举样本可靠性存疑。我抽空统计了现代汉语词典附录的我国历代纪元表中从秦始皇到清宣统共225位皇帝,资料来源为中华书局的24史及其附注,范围包括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其中元朝称制的乃马真后和海迷失后二位因资料不详未计,中国古代年龄多用虚数,如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史记中说他50岁,按今日算法应是49岁,这里统一按今日算法(包括“三武一宗”)。
225位皇帝的平均寿命为39.16岁,37.25比其偏小不到5%,基本算正常偏差。总的来说,皇帝平均寿命趋势随时间在增加(估计人均寿命也在增加):秦汉33.34岁、三国40.82岁、两晋33.67岁、南北朝30.60岁、隋唐45.71岁、五代42.54岁、两宋46.17岁、辽金48.33岁、元39.44岁、明41.19岁、清52.33岁。具体来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4岁,是同时期基本同血统北魏、东魏、西魏18帝中两位并列最长寿者之一;北周武帝宇文邕35岁,是北周5帝中最长寿者;唐武宗李炎32岁,比唐21帝平均46.24岁小不少,是倒数第6;后周世宗柴荣38岁,寿命在后周3帝中居中(3帝平均寿命36岁)。“三武一宗”中的前2位寿命大于同期皇帝平均数,后2位小于同期平均数,看不出什么规律。当然,有人会说“三武一宗”如果不灭佛,寿命也许会更长,但这无法证明。总之结论就是:皇帝对佛的态度和其寿命无关。呵呵,历史不像小说那么有趣,也没有我们从概念出发归纳的规律性。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