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近来遭受不少批评:规模过于庞大,脱离实体经济;利润增加过猛,对服务对象有挤压;利润主要来自利差,利差得益于管制。针对这些有许多好的改革建议,概括起来不外乎利率市场化、放开管制(开放民间金融)等。形式上说人民币贷款利率已基本市场化,下限为基准利率的90%,基本无上限。现实无法真正市场化的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的交易对象(企业和个人)无法和商业银行平等交易,而这又涉及深层次的银行业准入问题。体制是关键,否则所谓市场化运行也只能是伪市场化的,但体制改革非旦夕可成,是否有立即可行的改善措施?提高中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或可尝试。
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管制下的利差(净利息收入)。据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2011年度)》,商业银行(包括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比一般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范围小)总资产余额88.4 万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19.2%;全年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比2010 年增长36.3%;2011实现净利息收入2.15 万亿元,生息资产增长和净息差扩大共同推动了净利息收入的增加,非利息收入5149 亿元。从报告数据来看,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仍是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占80.68%。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管制形成的利差,具体见下表:
1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计算表
时 间 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 利差 修正利差 利差/贷款利率比 修正比
1990.04.15 10.08
1990.08.21 8.64
1991.04.21 8.64 7.56 1.08 12.50
1993.05.15 9.36 9.18 0.18 1.92
1993.07.11 10.98 10.98 0 0
1995.01.01 10.98 10.98 0 0
1995.07.01 12.06 10.98 1.08 8.96
1996.05.01 10.98 9.18 1.80 16.39
1996.08.23 10.08 7.47 2.61 25.89
1997.10.23 8.64 5.67 2.97 34.38
1998.03.25 7.92 5.22 2.70 34.09
1998.07.01 6.93 4.77 2.16 31.17
1998.12.07 6.39 3.78 2.61 40.85
1999.06.10 5.85 2.25 3.60 4.19 61.54 65.03
2002.02.21 5.31 1.98 3.33 3.86 62.71 66.10
2004.10.29 5.58 2.25 3.33 3.89 59.68 63.34
2006.04.28 5.85 2.25 3.60 4.19 61.54 65.03
2006.08.19 6.12 2.52 3.60 4.21 58.82 62.57
2007.03.18 6.39 2.79 3.60 4.24 56.34 60.31
2007.05.19 6.57 3.06 3.51 4.17 53.42 57.66
2007.07.21 6.84 3.33 3.51 4.19 51.32 55.74
2007.08.22 7.02 3.60 3.42 4.12 48.72 53.38
2007.09.15 7.29 3.87 3.42 4.15 46.92 51.74
2007.12.21 7.47 4.14 3.33 4.08 44.58 49.62
2008.09.16 7.20 4.14 3.06 3.78 42.50 47.73
2008.10.09 6.93 3.87 3.06 3.75 44.16 49.23
2008.10.30 6.66 3.60 3.06 3.73 45.95 50.86
2008.11.27 5.58 2.52 3.06 3.62 54.84 58.94
2008.12.23 5.31 2.25 3.06 3.59 57.63 61.48
2010.10.20 5.56 2.50 3.06 3.62 55.04 59.12
2010.12.26 5.81 2.75 3.06 3.64 52.67 56.97
2011.02.09 6.06 3.00 3.06 3.67 50.50 55.00
2011.04.06 6.31 3.25 3.06 3.69 48.49 53.18
2011.07.07 6.56 3.50 3.06 3.72 46.65 51.50
---------------------------------------------------------------------------------------------------------------------------------
说明:1.基准利率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公开数据;
2.为方便仅分析了1年期基准利率,其他档基准利率变化未必与之线性,但趋势一致,能说明大部分情形;
3.人民币贷款利率市场化1998年有实质进展,目前已无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为基准利率的2.3倍,所有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实际上除一些议价能力极强的大型国企,贷款利率下浮可能性不大,基本上浮,修正利差就是假定从1999年开始实际贷款利率总体上浮10%所得数据,或偏保守。
由表可见:央行调整利率,除宏观经济状况外,保持相当大利差也是其考量的因素,最近10次调息基准利差未动就是证明;从99年开始,基准利率下利差和贷款利率之比平均在一半左右,考虑贷款上浮修正会更高,这直接形成商业银行盈利。这大概是中国独有,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上半年数据表明,从净息差(它和贷款/存款的利率差密切相关,但非同一指标,净息差=(利息净收入+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 折年系数)看,最低的是中国银行为2.11%,原因就在于其境外资产占比最高,说明境外此类指标低于境内。
提高存款利率情况怎样?商业银行利润项目较复杂,可简化成: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资产减值-所得税=净利润,占收入来源80.68%的净利息收入=生息资产利息收入-计息负债利息支出。调高存款利率等于调高利息支出,银监会未公布全行业情况,据工农中建交5家大型商业银行2010年年报,5家合计存款利息支出/净利息收入约为45%,存款中公司存款约占50%、个人48%。简略模拟调高效果:1.商业银行利润下降;2.实体经济利润增加;3.个人利息收入增加;4.因个人利息收入暂无所得税,税收下降;5.商业银行减少的利润约一半转化成公司利润增加,对资本市场而言,最新市盈率银行业9.28倍,个数最多(1414家)的制造业26.47,是银行业的两倍多,转化不会有总体估值冲击。
总之,提高存款利率能增强实体经济活力,增加居民消费和投资能力,但政府税收和商业银行利润会下降,依赖货币政策扩张时工具操作效果会削减。但这也许会迫使商业银行开拓新的服务,并将资金向更迫切、成本承受力更强的贷款主体转移,改良配置。或可一试。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