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楼继伟先生发表在财新《新世纪》上的文章“继续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楼兄大才槃槃,经商之余仍具财长视角和学者情怀,十分佩服,不过也有些不同看法,提出讨论。不是论文,不系统也未展开。
1.楼文一个观点说中国目前“资源配置基本上由市场决定。除少数基础设施服务价格外,绝大多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是自由的。”是这样吗?至少资金的价格(利率)不是如此,主要资本品股票的一级市场价格也是变相管制,相当部分的土地、矿产资源在一级市场也未通过价格因素进行市场配置,这几项在总体资源中分量越来越重。
2.楼文另一观点说中国现在“宏观经济稳定是有制度基础的。现行税收制度基本是中性的,税收征管非常有效率。这使得财政收入增长非常强劲,财政状况良好。”中国现行税收制度是否中性恐需讨论,姑且不论。财政收入增长非常强劲倒是事实,这是否构成宏观经济稳定的制度基础呢?今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收入达到创纪录的56875.82亿元(同比增长31.2%),相当于同期GDP204459亿元(同比增长9.6%)的27.82%,指标比09年的20.1%、10年的20.9%高很多,实际上该指标自1995年达到最低的10.3%后逐年上升,能推断自那起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制度基础越来越来牢固?未必,1978、79年该指标还达到过31.1%、28.2%,估计没人会同意就宏观经济稳定的制度基础而言,1978-79年好过1995-96年。
3.楼文指出“今天中国倒退到过去的传统体制是不可能了。”口号上说是对的,也是大家期盼的,但现实却没这么乐观。在户籍制度、商品价格管制、国企无边界扩张上已呈倒退迹象。看来倒退——局部的倒退还是可能的。
4.楼文指出“中国各级财政支出管理责任的分工与其他国家非常不一样。”为了说明这点文中还列举了人员和经费与其他国家之比。数据没问题,但考虑中央/地方的财权/事权关系,国家政体结构不能忽略:和中国宏观管理半径(包括地理、人口、经济总量、事务复杂性等)差不多的国家,发达如美国、德国,金砖如俄罗斯、印度、巴西,它们都是联邦制,中国虽然是多民族(包括若干民族自治区)国家,但实行的是单一共和制。在该量级的管理半径下实行单一制,中央/地方的财权/事权平衡怕是无解难题,稽之往史,西周分封制以来,中国3千年来就是在中央过度集权/散乱间轮替,似乎找不到一个有张力的解决模式。
楼兄协掌户部多年,上述怕早在洞察中。也许楼文是在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球大会上的发言,讲给蛮夷听的中国故事只好将就简单模式化些。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