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0年是中国银行业继续猛进的一年,中国银监会2010年报对此有详细阐述。但细读该年报也发现一些隐患,下面试分析。

中国银行业骄人成绩之一是规模,201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953,053亿元,这实在惊人!经济总量3倍多于中国的美国,其2家主要商业银行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同期总资产(其中还包括部分非商业银行业务对应的资产)不过4.18万亿美元、约27.3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中国实体经济(GDP)为397,983亿元,这无疑属失衡超常状况,以往数据也提供了佐证,“十一五”时期中国银行业、证券业和实体经济规模如下表(单位亿元):

 

十一五时期(年度)

GDP(当年价格)

证券总市值

证券总市值/GDP(%)

银行业总资产

银行业总资产/GDP(%)

2006

217,522.7

95,415.87

43.86

439,500

202.05

2007

267,763.7

333,235.50

124.45

531,160

198.37

2008

316,228.8

125,357.74

39.64

631,515

199.70

2009

337,313.4

252,134.04

74.75

795,146

235.73

2010

397,983

277,186.48

69.65

953,053

239.47

说明:表中证券系指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登记存管证券,包括A股、B股、权证、国债、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分离式可转债、封闭式基金、ETF、LOF和资产证券化产品,B股市值按当期汇率换算成人民币,数据来源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银行业总资产系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

“十一五”前3年银行业资产和实体经济比例基本在200%左右,后2年有明显上升,说明了同期货币政策泡沫化程度。当然,商业银行自己无法投放基础货币,但其资产的超量既是央行基础货币膨胀的结果,也为货币泡沫向实体经济传导提供了实施工具,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对信贷的依赖程度。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远超证券市场,对间接融资远大于直接融资现象的通常解释是:1.中国间接融资起步更晚;2.非英美法系下信托等权益更难保障,制约直接融资发展。另一原因或许是,对中国政府而言,和较为分散的直接融资市场相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更容易调控,配合计划体制能力更强。这种格局的好处是能应急体现政府意志,麻烦是易引发通货膨胀且资金配置效率不高,无法调动全社会投资积极性。

中国银行业另一骄人处是利润,201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达8,990.9亿元,中国现阶段尚属制造业大国,一个中介服务行业利润如此高实不正常。2010年,“富得流油”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合计利润不到2700亿元,议论最多的房地产开发业2010年合计利润估计不到银行业的2/3,就税后利润而言,银行业可能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2010年银行业利润构成中有66%(5,934亿元)来自净利息收入,所谓净利息本质上就是利率管制下的存贷款利差。2010年银行业存款余额为73.3万亿元,其中单项最大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41.88%,某种意义上说,银行业利润中有2,485亿元(5,934亿元的41.88%)是人为压低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衍生出的。制度性设置进入门槛(银行业审批管制)、制度性制造存贷差(利率管制)的双重管制手段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中国银行业的辉煌。

中国银行业市场和治理结构值得讨论,3家政策性银行(国开行、进出口行、农发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邮储9家以资产计占总额的60.38%,集中度相当高,说明中国不缺大银行而缺众多小银行,这也是民间“类银行”行为有市场的原因。治理结构上,中央汇金公司是光大银行(持股70.88%)、中国银行(67.53%)、农业银行(50%)、开发银行(48.70%)、建设银行(48.23%)、工商银行(35.41%)的主要股东,还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1875亿元中长期债券,用于向上述某些银行再融资和其他银行注资,该模式似乎还将持续。股东的同质性会带来系统化波动风险,而股权、债权的自循环更易引发治理难题,汇金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影子银行”?

失衡的规模,管制下的利润,复杂的治理结构等形成了中国银行业的隐患,有的或许是痈疽之疾,有的则是心腹之患,当警觉。

话题:



0

推荐

王兰

王兰

169篇文章 3年前更新

投资业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