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IPO通过率骤降,外界质疑、议论不少,官方回应称这是“IPO常态化”。证券发行行政式审核一直存在争议,但客观而言,在没有配套办法下,针对中国实际,IPO从严对市场生态总体利大于弊。不过从严就是“常态化”,则不免太简单化了。
资本市场是要素配置、优化的场所,尤其交易所股票交易公共特征明显,因此对交易主体的质量、信息披露等要求更高,需要中介机构参与,“入口”IPO设置门槛是必须的。但本质上仍是供需双方意愿的表达,融资是企业的权利(有相应义务)、投资也是机构和个人的权利(有相应风险),它不是政府的权力更不是管控工具。这是IPO常态化的逻辑基础,否则也无法解释当今全球大部分主流证券交易所本身就是公司,甚至是公众公司。当然,事急从权、事且从经,在中国完全脱离行政影响不现实,但经和权、主和次、本和末不能混淆。
股票市场最讲效率,企业发展、技术变革、资本供需状况等瞬息万变。IPO真正常态化,效率不可缺。很遗憾,A股这方面乏善可陈,排队企业之多、拖延时间之长傲视全球,以前36个月左右,现在大约18个月。IPO财报大多“三年一期”,很多中介报告有效期6-12个月,各类报告不得不在漫长等待中不断更新,常有前后不能自洽之笑话。
在飞速变化的时代,要求公司营业规模、技术特征、商业模式等四到五年都不发生重大变化实在苛刻,有的公司为上市只好固守陈规,错失良机,一些坚持创新的公司只好作别A股。这种拖延的审核过程,最适合商业模式固化的公司,创新徒增烦恼。所谓“平庸是平庸者的通行证,创新是创新者的墓志铭”。理论上,海外上市法律架构更复杂、流程更多,同样基于中国内地业务的公司,为什么在美股、港股IPO的时间远短于A股?
IPO常态化当然还包括定价。IPO价格是资本供求双方、一二级市场间博弈达至均衡的结果,IPO定价和销售是承销商的看家本领,但A股完全不需要,发行价格监管部门替大家都定好了,销售(打新)宛如买彩票。常态下,IPO上市价格应围绕发行价正态分布,大部分在发行价附近,少数上下偏离,A股则单边看涨。形成这种“怪状”的原因很简单:监管部门为对冲数量管控的后果,只好管控IPO价格,但批文在政府手上管得住,价格在投资者键盘上没法管,于是市场往往对扭曲的管控给予报复性反弹。
“陡然升严”的IPO审核,还带来一个新的“失常”,就是已上市公司和新通过IPO公司、存量和增量的明显差异。目前过会率不到50%,而以前是80%以上,按当年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润3000万元以上的目前“过会”标配来看,假如将此前已上市公司“重新IPO”,至少有1000家公司过不了会。
IPO想常态,仅盯着IPO严审不够,更重要的是上市后的监管。站在审核者角度,拟上市公司甚或中介有太多作假嫌疑,如该判断属实则应探寻背后原因。其实简单,无非“利害”二字:利,A股泡沫严重,二级市场估值偏高,上市之利比私下转让、累积分红高太多,无不艳羡;害,监管太松,铤而走险之徒渐多不怪。目前A股上市公司估计有10%明显不具备上市交易资格,应启动严厉的退市机制,挤掉市场泡沫,阻吓IPO侥幸闯关者,这是常态化的现实基础。
实体经济计息负债沉重是中国经济的大隐患,去杠杆是目标,解决手段应大力发展各层次的股票市场、股权投资等直接融资以替代间接融资。叹惜A股市场IPO人为压制之后,难担重任。不少优秀企业“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去海外上市。监管者自认有责任、能力为公司、投资者把好上市关,精神可嘉,但至少得有一套清晰、有效、统一、公开的标准,这是IPO常态化题中之意。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