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关于国企的一次无果对话

 

飞机上巧遇大学同窗X君,他在一间二流的非金融央企任副总。说二流绝无轻视之意,仅指其任职的公司并非垄断性的巨无霸央企,而是从事一些五花八门的竞争性业务,实际上属央企第二梯队。虽说多时未见,毕竟有20多年交情,不算交浅言深,我们谈起了国企这个热门又敏感的话题。以下是对话主要内容,一些个人化内容删减不录,X君虽说在国内一间名声颇大商学院读过EMBA,说到企业和经济事务时仍有一些不专业说法,我在不违反其原意的前提下予以适当修饰,W指笔者,X指X君。

W:此行忙什么?

X:去××省(中部一个普通省份)参加一个该省主要领导召集的央企投资洽谈会。

W:辛苦辛苦!老兄别介意,国有企业尤其你们央企如此大幅度扩张并非好消息,垄断/战略行业暂不论,你们为什么要去频繁涉足那些几乎无任何垄断/战略意义的行业和项目呢?

X:我们管理得当效益好啊,整个国企不好说,反正我们央企,国资委开会提供的材料,在所谓一般竞争领域效益和外企可比性不强(他解释有一些跨国定价和避税因素,我不掌握实际数据,此事未展开),和民营企业相比,利润率/年增长率等指标都好不少,你专门从事投资,应该了解。

W:老兄,效益有狭义和广义的,狭义而言,你提的那些指标,我虽没计算过,不过直觉上基本相信你的说法,央企指标会比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好,但就广义而言,这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其它要素不说,在获取土地、进入资本市场、银行信贷支持等方面,国企尤其是央企比民企便利太多且成本更低廉,这种背景下比一些具体指标就不公平了。

X:你有点漫无边际了,我们拿地、上市、得贷款是因为央企责任心更强啊,而且我们上缴国家更多利税,这还不是全社会受益?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获得支持是应该的。

W:你也扯远了,莫非要学汉武帝盐铁专营?现代国家的概念不同于西汉那个年代,国家办国企的终极意义绝不是为了获利,这完全可通过调整税收来实现。如果斤斤计较政府在市场获利,岂不挤压了其它经营主体空间?至于说企业社会责任,合法经营、照章纳税是基础,当今企业诚信问题层出不穷原因太多,其中之一就是政府和企业角色混乱导致的,这也和国企身份密切相关……

X:不谈这些啦,上半年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我们这期班请了×××(他说了一位较有名的经济学家)来讲,他说中国抵御美国次贷/欧债等外部金融危机冲击效果全球最好,中国模式起了关键作用,其中一条就是政府直接拥有大量重点骨干企业,他的观点得到我们班绝大多数学员支持。

W:这种观点得到党校学员全部支持我都不奇怪,你要是参加其他研讨班可能就会发现另外的支持倾向。中国模式提法过于政治化且不谈。在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下,中国经济的表现确属难得,这得承认,不承认是非理性,较佳表现的原因则颇复杂。但把它归于政府拥有大量国企逻辑上似乎不通,现代社会无论哪类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的掌控影响绝非古典自由经济时代所能想象,但政府对经济施加影响和其直接拥有企业不能混淆。简言之,中国经济抵御全球金融风暴的成效和国企众多没什么关系,甚或说其它条件相同,国企少点没准效果更好!

X:你有点幼稚啦,too simple,大量国企尤其是央企布局是有深层次政治考量的……

W:简单有可能,但还不至于对考量不了解,你潜台词就是中国目前的国体/政体需要大量国企。我对国企改革并不激进,天然垄断和特别领域国企控制可以,但如果认为包括一般竞争领域国企越多体制越稳恐有误,辛亥前的满清和上世纪剧变前的苏东展现的是相反逻辑。

X:行啦,辛亥、苏东等等过于敏感,不说了。退一万步就算真改,竞争性国企怎么处置?央企都是大块头,一般民企根本接不了,最后还不是落入外国资本或权贵资本的囊中?这会导致危险的社会矛盾,国企虽有诸多问题,但不失为一种基本公平的社会财产存在方式……

W:你的担忧也有道理,不过改制真达成共识,总能找到可行(政治/经济上)的方式……

飞机降落,显然我们谁都说服不了对方,是一次无果的对话。中国有近万家国企、就业人数约4500万,涉及庞大的存量利益,其中核心及利益关联者活动能量巨大。国企改革和中国目前大部分争议议题一样,已非道理之辩,而是利益之争。

话题:



0

推荐

王兰

王兰

169篇文章 3年前更新

投资业者

文章